曾經的“女鞋大王”,如今常年打折不斷。(李任重 攝)
“80后”們,或許還記得總是多看幾眼美邦店前周杰倫海報的日子,在SHE的歌聲里試穿達芙妮的日子……不過,這些與青春有關的品牌們在2016年正加速沒落。
對于不少休閑服飾和傳統鞋企來說,關店仍是今年的主旋律。而淘品牌們除了紛紛落地實體店,也接過了服企上市的大棒。曾被捧上天的快時尚品牌,今年也閃了下腰:業績紛紛承壓。放眼望去,多數服企都在轉型,但這條路走得并不順暢。
傳統鞋企關店不休競轉型
聽著SHE《月桂女神》的歌聲,樂此不疲地試著達芙妮的鞋子,這曾是不少“80后”女生的美好記憶。不過,達芙妮的認可度著實不如以前了。
2016年三季度內,達芙妮凈關閉307個銷售點,其中包括關閉了284家直營店和23家加盟店。截至今年9月30日,達芙妮核心品牌業務銷售點總數減少至4840個。從2015年開始,達芙妮就因疲于應付競爭和高庫存壓力開始關店。
“女鞋大王”的日子也不好過!今年前三季度,百麗鞋類店鋪期內凈關店239間,占總數1.8%,也就是說,平均每日至少關店2間。截至2016年11月30日,百麗在中國國內共設20630間零售店鋪,其中13145間為鞋類店鋪,7485間為運動和服飾店鋪。業績連年下跌,這家公司在中國鞋業市場長達7年的稱霸時代已經在去年終結。
過去那種以網點的密集度來贏得市場模式的優勢已被稀釋殆盡。鞋子不好賣,不少企業紛紛尋求轉型突破。不少鞋企在發力電子商務的同時,還進行了多元化布局,其中百麗賣起了牛仔褲,千百度收購英國百年玩具店Hamleys,而星期六則致力于打造時尚IP生態圈,出手收購了兩家公司。
休閑服飾昔日大牌無人問
“牌子貨”班尼路在今年年中被母公司香港德永佳集團以2.5億元的價格賣了。1981年,誕生于香港,2003年進入內地,班尼路算是內地最早的服裝品牌之一。很快就班尼路就迎來了發展高峰期,它的“學生”美特斯邦威、森馬彼時才剛起步。
十余年前,正是以班尼路、真維斯、佐丹奴、以純為代表的休閑服飾品牌的黃金發展期。乘著休閑服飾的大勢,美特斯邦威、潮流前線、唐獅等“后起之秀”也開始發力,通過邀請當紅明星,如米勒、周杰倫、韓庚等快速打開市場知名度。
不過,近年來,這些休閑服飾品牌卻開始在服裝市場上漸漸沒了聲音。當年的“大牌”如今的銷售報表不太好看。休閑服飾品牌大規模關店事件時有發生。真維斯國際(香港)有限公司董事長楊勛曾公開表示,“誰關店關得快,誰是最聰明的,關門店不可怕,最可怕的是虧損還繼續經營。”
美特斯邦威開啟自救三部曲
美特斯邦威,曾經的中國服裝大王,以一句“不走尋常路”感染著幾代人。今年又是美邦非常特殊的一年,所以有必要把它從休閑服飾中挑出來詳敘。11月底,年僅51歲的創始人周成建辭任董事長以及總裁職務,由其女兒胡佳佳接棒,義烏回收庫存輔料,美邦的家族企業第二代掌門人正式登上資本舞臺。
與人事變更同時宣布的還有一則交易公告,美邦與康橋實業簽訂股權轉讓協議,將公司持有的上海美特斯邦威企業發展有限公司。這是美邦在兩個月內出售的第二家子公司。美邦在10月份剛宣布擬出售子公司上海華邦科創信息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權。
美邦接連轉讓股權的舉動或是為了避免公司被披星戴帽的命運。今年初,還傳出美邦董事長、董秘失聯的消息,疑因涉徐翔案,不過最后未受牽連。美邦在2011年,美邦達到巔峰,自2012年起,業績逐年下滑,甚至從2015年開始虧損至今。今年前三季度,美邦營收不足50億元、虧損達1.54億元。若美邦今年繼續虧損,明年就有可能被ST。
淘品牌接過服企上市大棒
由于不是熱門板塊,紡織服裝板塊的大多上市公司前景預期缺乏想象,業績低迷。不過,今年幾家淘品牌接過服裝企業上市大棒,紛紛走向上市之路,為紡織服裝板塊注入一劑強心針。
今年7月,韓都衣舍獲批正式掛牌新三板,成為淘品牌上市第一股。6月20日,同為淘品牌的裂帛服飾向證監會提交了IPO申請的消息,擬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7月3日,證監會網站發布了茵曼、初語母公司廣州市匯美時尚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申請在創業板上市的招股書。
兩個多月的時間里,最早一批淘品牌韓都衣舍、裂帛、茵曼等集體走向上市之路,淘品牌的上市表明其已逐漸被成熟的資本市場所認可。實際上,從去年起,收購女裝打底褲,傳統服裝大佬就已開始倒追“淘品牌”:九牧入股韓都衣舍,拉夏貝爾投資七格格……全渠道開放、品牌間融合已成為必然趨勢。
快時尚紛紛抱怨暖冬
2016年,全球幾大快時尚品牌都增長乏力。包括優衣庫、H&M、GAP、Mango在內的多個快時尚品牌財報顯示,其利潤增長均遭遇不同程度的下滑。唯一算得上還可以的只有Zara。
10月,H&M集團發布的財報顯示,公司9月全球銷售僅取得1%的增長,為過去一年最低增速;凈利潤48.2億瑞典克朗,同比下跌9.2%,這是其連續五個季度利潤下滑。三大快時尚品牌之一的優衣庫也不太好過,其2016財年營業利潤與凈利潤雙雙下降,降幅分別為22.6%和56.3%。
幾年前,性價比高、上新速度快的快時尚品牌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市場高歌猛進,如今,它們無一不在為快速擴張之后的瓶頸期苦苦掙扎。在談到增長乏力的問題時,幾大快時尚集團一致認為,近年來的暖冬是罪魁禍首,另外就是匯率影響,以及減價促銷帶來的惡果。面對疲軟的狀態,幾大快時尚品牌仍然不放棄在中國和亞洲其他新興市場的擴張。
走出去服企發力海外收購
服裝領域的海外并購正在加速。今年,就出現了山東如意13億歐元(約合人民幣96.7億元)收購法國輕奢服飾集團SMCP的控股股權、歌力思2.4億元收購唐利國際65%的股權及歌力思3.7億元控股法國時裝品牌IRO三起涉及資本過億元的投資。
此外,上海時裝品牌維格娜絲又買下了中國消費者極為熟悉的韓國“小熊”Teenie Weenie,女裝品牌瑪絲菲爾、朗姿股份,男裝品牌利邦等也均落子于海外并購。目前,國內相對寬松的海外并購政策,中國日益提升的國際影響力使得國外的服裝巨頭意識到與中國企業合作的重要性。同時,歐債危機給中國企業提供了低價收購歐洲企業的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