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同一個行業,同樣的消費群體,不同的公司之間經營情況卻有天淵之別,這讓人疑惑。
一邊是曾經被視作民族品牌的李寧(需求面積:100-300平方米),維持著業績的虧損,其門店規模也在持續收縮,還不知道哪年扭虧;而另一邊在名氣上似乎并不能與之相比擬的海瀾之家(需求面積:150-250平方米),上半年業績暴增八成,門店也增加了數百個。這樣子“冰火兩重天”的情況,究竟何解?
我們試著尋找個中緣由。而無論個題情況如何,服裝類上市公司近600億的庫存如何消化仍是整個行業揮之不去的陰影。
截至8月21日,A股44家、H股18家紡織服裝類上市公司發布了2014年中期報告。在諸多市場人士的預估之內,紡織服裝類上市公司中報呈現出兩極分化的走勢。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根據同花順統計,44家A股紡織服裝類上市公司中,分別有23家公司凈利潤同比上漲,21家公司凈利潤同比下降,H股中6家紡織服裝類上市公司凈利潤同比下滑,12家同比上升。
同樣出現分化的還有這類企業的最新存貨變化趨勢。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到,相較于2013年末,2014年上半年末62家上市公司存貨總體呈上升趨勢。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