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賢若,陜西省大荔縣一個土生土長的農村婦女。從70年代起,她就扎根基層供銷合作社。33年間,憑借其超前的商業意識,一步一個腳印,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業。在計劃經濟時期,她實行按需進貨,有效供應,將有限的資源實現效益最大化;在改革開放初期,她摒棄舊習,推行開門服務,盤活瀕臨破產的門店,為縣域內的其他基層社樹立了榜樣。
發展新業務 解民之所需
1970年,21歲的趙賢若由群眾推薦,公社審查考試合格,加入供銷合作社,成為大荔縣安仁公社新華村代購代銷店的雙代員。
“當時正值物資短缺時期,‘發展經濟、保障供給’是主要任務。千方百計供應物資,既是商業戰線的經營之本,又是黨和政府賦予的政治任務。”趙賢若暗下決心,一定要做好購銷工作,不辜負推薦她參加工作的農民群眾的期望。她積極參與日常經營,學習如何采購商品、如何當好售貨員。在她的努力下,很快就熟悉了供銷合作社的各項業務,為日后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進入新華“雙代店”之初,該商店只經營油、鹽、醬、醋和日用百貨等十幾個品種商品,庫存量非常有限,不少群眾想購買的農業生產資料、小型農具一概沒有。她走出店門,深入農戶,了解到群眾對農業生產資料、小型農具的需求非常迫切,數量也很大。于是,她適時增加了锨、鋤、鐮、耙等常用農具和農業生產資料。后來,“雙代店”的商品不斷增加,由最開始的十幾種商品擴充到300余種,包括棉布、針織、百貨小商品、五金等。
在工作中,趙賢若始終把解決農民實際需求作為工作的重心。從1973年開始,她率領兩名女青年同志,對新華大隊4個自然村11個生產隊的387戶群眾的土地面積、種植作物、牲畜以及主要農具需要的品種、數量、時間,都列表建檔,首創“需貨登記簿”。從而實現了按需進貨、有效供應、不誤農時,真正做到了“支農先知農,供應不誤農”。
在供需矛盾解決之后,新問題又出現了。群眾還需要代銷店既供應生產生活資料,又收購廢舊物資,成為名副其實的“雙代店”。打那之后,凡是農村有的、國家需要的,不管是什么,她均來者不拒。后來,她又率先跨出店門,走街串巷,上門收購。同時,她帶領“雙代店”兩名女同志走村串巷,跑遍了轄區內4個自然村11個村民小組的500余戶村民家,組織各家各戶建起了“廢品節約箱”,戶戶掛起了“頭發積攢袋”。僅1976年一年,生鐵等廢品收購就達到了2.4萬余斤,人均增收1.32元(時值)。這樣可喜的經營佳績也讓趙賢若受到了安仁供銷合作社領導的認可和表揚。
鉆研新業態 助農脫貧困
“為農民謀生路,為集體謀發展”,這是趙賢若一直追求的目標。
1974年秋播期間,化肥貨源奇缺。于是,安仁公社號召社員用風化煤自制腐植酸銨。趙賢若一方面到外地聯系技術人員尋求技術支持;另一方面,她又多方尋找車輛,拉運煤和氨水。原料運回后,她和群眾一起加工制作,大干三天三夜,完成土制化肥9600余斤,保障了108畝麥田的用肥。1975年,新華村大隊辦起了養豬場。由于無錢購買仔豬,一直無法擴大養殖規模。當時安仁公社組織青年赴外地學習公豬人工授精技術,新華村推薦趙賢若去學習此技術。那個年代,一個年輕女人學習這種技術所受的非議頗多。但是,她不顧家人的強烈反對,頂著風言風語,學成了技術。她先用趙家寨村娘家的母豬做試驗,成功受孕,一次產下8頭仔豬。隨后,在新華村推廣,共配種母豬210余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