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B News《澳華財經在線》5月28日訊 西農集團(Wesfarmers Limited, ASX:WES)于上周五(5月25日)宣布,將以1英鎊名義價格將旗下已舉步維艱的包括Homebase品牌在內的Bunnings英國業務出售給私募股權公司Hilco Capital,預計損失在3.53億到4.06億澳元之間。這份公告給市場上已猜忌多時的西農英國業務未來走向之爭畫下了句號。
西農試水英國業務卻身陷囹圄 董事高管獎金泡湯?
回顧西農集團通過Homebase試水英國和愛爾蘭五金零售市場之初就仿佛陷入了一個深不見底的泥潭。不得不說,雖然Bunnings的倉庫銷售模式在澳大利亞本地市場一直頗受歡迎,但英國的消費者似乎并不買賬。
2016年1月,西農旗下Bunnings宣布收購Homebase業務,當時后者在英國和愛爾蘭經營250家門店,收購價格約7.05億澳元。在收購時,時任西農集團首席執行官的Richard Goyder曾表示,通過收購Homebase獲得進入這個具有強大吸引力市場的機會,西農集團和Bunnings已對此進行了全面研究和仔細斟酌。
然而,Homebase在被西農收購后不久就開始出現虧損。2017年8月,Homebase報告其首個完整財年虧損8900萬澳元,隨后于同年10月報告新一財年的第一季度銷售額同比下降了13.8%至4.57億澳元。
2018年2月,西農對Homebase進行了近10億澳元的資產減值和資產核銷。同月,西農針對Homebase的經營情況發表評論,求購庫存童鞋回收,稱或將關閉20至40家表現不佳的門店。
上個月,Bunnings發布的最新一份財報顯示,截至3月底的三個月內,英國業務銷售額同比下降13.5%至不到4億澳元,絕大部分由于Homebase造成。銷售下滑的主要原因是受持續性惡劣天氣影響。
而此次將Bunnings英國業務賤賣,預計將為西農集團2018年全年業績帶來2億至2.3億英鎊(約合3.53億至4.06億澳元)的虧損。這部分損失主要和減值、交易成本以及與Homebase業務相關的部分運營現金和養老金轉移有關。
雖然,作出購買Homebase決定的前西農首席執行官Richard Goyder已經離開西農集團,當時的首席財務官John Gillam于隨后成為Bunning的老板,不久后也離開了該連鎖店,但作為投資失敗的后果之一,集團現任的高管和董事們想要拿到約定的薪酬和獎金似乎是不可能的了。
Scott周五表示,他預計在支付酬勞和獎金給Homebase投資相關的西農集團管理人員時會出現“薪酬方面的重大影響”。
“顯然,與Homebase相關的決定將帶來負面財務影響,并且從管理角度來看,我們都是股東,都會對該負面影響感到痛心。對由減值和交易所產生的損失,勢必會為薪酬方面帶來巨大影響,我們會在適當時候向市場進行披露。”Scott在周五告訴分析師。
此外,Scott先生一再被追問關于西農管理層和董事會將會經受的具體經濟處罰。
“從管理層和董事會的角度來看,我們將承擔起一切應付的責任,并且集團需要這樣的問責制。”Scott先生說。但他沒有詳細說明對于作出在2016年購買Homebase這一決定的西農董事可能遭遇的薪酬或獎金損失。
“我目前所能告訴你們的是,我們需要按照薪酬委員會和董事會的相關流程來決定上述事項,不過我認為這次的減值損失的確會對薪酬造成重大影響。”
根據西農出售該部分業務的協議條款,西農將以名義金額出售Homebase旗下所有資產,包括Homebase品牌、其門店網絡、永久產權、租賃協議和庫存商品。
然而,西農將保留一部分獲利空間,例如可以獲得未來該部分業務處置中20%的收益。這項約定不受時間限制,意味著西農可長期從Hilco Capital在業務撤資的盈利中獲得部分回報。
此次的交易方、私募股權公司Hilco Capital成立于2000年,合作方為美國Hilco Global公司。Hilco Capital位于英國,在歐洲、加拿大和澳大利亞設有辦事處,目前管理約20項投資,總營業額超過10億英鎊。該公司曾參與了英國和歐洲一些成功的零售業重組合作,例如HMV和Staples英國分公司項目。
兩大零售巨頭相繼折戟于五金行業 是巧合還是命運的安排?
此次西農對英國五金連鎖店的失敗投資不禁讓人想起了其競爭對手Woolworths,后者也曾在澳大利亞Masters品牌五金店投資中深受打擊,承擔了數十億澳元損失并最終徹底關閉了連鎖店。
2015年,Woolworths與美國零售商Lowe’s合資組建的五金零售連鎖商店Masters持續傳來虧損消息,通過增設門店提升銷售收入的做法也未能挽救其下滑的業績。2015上半財年Masters經營網點增加23.4%,虧損額同時上升22.9%,達到1.38億澳元。
頗具諷刺意味的是,Woolworths宣布關閉Masters連鎖店之日,也正是西農公布其在英國和愛爾蘭的海外擴張計劃、Homebase五金連鎖店收購項目有重大進展之時。
2016年1月18日,Woolworths董事長Gordon Cairns 稱由于在“相當長的時間內”看不到扭虧為盈的希望,將著手對五金連鎖Masters相關業務資產進行清算。同一天,西農集團旗下的Bunnings家裝連鎖公司宣布對英國大型家裝公司Homebase高達7.05億澳元的收購提案已獲資產賣方英國Home Retail集團董事會審議通過。
彼時,Masters已由于經營不善而不斷虧損,Woolworths和其合資伙伴Lowe’s 累計投資逾30億澳元,而虧損額就高達10億澳元,其中Woolworths虧損額超過6億澳元,嚴重拖累集團的整體盈利。另一邊,西農一方面表達了對收購部分Masters店鋪的興趣,一方面正興致勃勃的計劃投資超過10億澳元對Homebase業務進行改造,為英國消費者提供“Bunnings式”體驗。
然而,收購庫存內衣褲,該策略幾乎立即遭遇英國消費者對其推廣的倉庫式購物模式的拒絕。
不同于Woolworths在澳洲本地市場中的敗北,西農的失敗更像是在開拓海外市場時急于求成導致的“水土不服”。
今年2月份,英國咨詢公司Prama行政董事、曾出任英國大型五金連鎖店B&Q高管的Steve Delo在接受BBC采訪時表示,西農實行的“Bunnings”銷售模式在本地已有一個十分成功的范例,那就是B&Q。
Delo稱,雖然西農可以將Bunnings標志性紅色改成橘黃色,但仍無法撼動B&Q在市場中的地位。顯然,不能實現銷售模式的“差異化”成為Homebase業務發展的掣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