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15晚會曝光“醫療垃圾的黑色產業”“資質證書豈能如此掛靠”兩大醫藥行業亂象,引發社會廣泛關注。針對晚會曝光的醫療垃圾違法回收利用問題,輿論期待有關部門、醫療機構等加強重視,從監管、制度和醫療廢物處置管理方面著手,徹底切斷醫療廢物黑色產業鏈。針對部分執業藥師“掛證”、不憑處方銷售處方藥等問題,業內人士建議以建立監管長效機制、加強執業藥師職業資質管理、藥品零售終端管理等方面為著力點,多層級共同治理。
醫療垃圾違法回收利用
央視3·15晚會上,河南濮陽、山東鄆城、陜西西安等地區的醫療垃圾非法加工銷售產業鏈被曝光。據報道,醫療垃圾破碎料加工成“再生料”后在多地都有銷售,加工再生顆粒產生的污水不經任何處理,被直接排到河里,最終再生料被進一步制成蔬菜網袋、方便袋、一次性口杯、兒童玩具等。
3月17日,市場監管總局組織召開晚會曝光產品質量安全問題處置工作專題會議,要求相關司局盡快部署各地開展日用塑料制品、兒童玩具、一次性使用衛生用品質量安全監督檢查。
為嚴格落實總局部署,有關地方市場監管部門迅速行動。河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已派督導組分赴保定、滄州進行現場督導。保定市政府組織衛生、環保、市場監管等部門,對轄區內廢舊塑料市場和再生塑料生產企業進行地毯式排查。滄州市對曝光的任丘三峰網袋廠進行了查封,對3名相關負責人采取了控制措施,對滄縣蒲某在自家院內設置的非法小作坊進行查處,拆除扣押了生產設備,處置了現場原料和產品。河南濮陽市委、市政府已部署當地衛健委、環保、公安部門組成工作專班,調查處置違規生產“再生塑料”問題。山東臨沂市市場監管局組織各縣區市場監管局連夜對全市兒童玩具生產企業開展拉網式執法檢查,重點檢查使用醫療垃圾破碎料生產兒童玩具產品等違法行動,最終在蘭山區查獲一個無照非法生產玩具的黑窩點,已對生產設備、庫存原料和玩具半成品進行了查封并抽樣送檢。
輿論觀點:進一步規范醫療廢物管理 堵塞醫療廢物處置漏洞
醫療廢物管理需進一步規范。澎湃新聞網發布《斬斷醫療垃圾產業鏈,并非關掉黑作坊這么簡單》表示,醫療廢物的管理需要得到進一步重視和努力改進,同樣醫療廢物的處理也是一個綠色議題,要從源頭減量、正確分類、依法回收處理的全產業鏈做起,并不是摧毀一兩個村頭黑窩點這么簡單。
媒體認為應提升醫療垃圾處置監管力度。《大眾日報》發布《堵塞醫療垃圾處置漏洞》文章,認為要使醫療垃圾處置走“正道”,必須提高監管力度。首先,環保、醫衛、防疫、市場監管等部門要采取長效措施,從源頭上徹底堵塞醫療垃圾處置的漏洞;對不法回收、倒賣與處理者,提高打擊力度,增加違法成本。其次,要完善法律法規,制定醫療廢棄物處理措施和標準政策,健全管理責任制度,合理規劃設立醫療廢物周轉場(點),實現城鄉醫療廢物收集、處置全覆蓋。此外,相關部門可以以補貼的方式支持醫療機構按規定處理醫療垃圾,或者以政府的名義,設立或委托集中處理醫療垃圾的機構等,建立起有效的醫療垃圾處理體系。
非法倒賣醫療廢物是受利益驅使。《每日經濟新聞》發文《醫療廢物“再生”暴利:簡單處理后身價翻了四五倍》指出,醫療廢物“變身”離不開利益的驅使。在黑色產業鏈中,醫療廢物最初的回收價在1000元/噸以內,但經過簡單分揀及加工,再次賣出時就身價暴漲。有醫藥行業人士表示,違法成本低及監管盲區“讓一些人愿意鋌而走險”。
輿情點評:從監管、制度、管理層面著手 切斷醫療廢物黑色產業鏈
央視3·15晚會曝光醫療垃圾非法加工銷售產業鏈引發關注,其背后暴露出醫療廢物處理問題以及不法商人的利欲熏心值得反思。馬克思在《資本論》中寫道,如果有50%的利潤,資本就會鋌而走險;為了100%的利潤,資本就敢踐踏一切人間法律;有300%以上的利潤,收購庫存內褲,資本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去冒絞首的危險。不法商販在巨大利潤的驅使下,利用醫療廢物處理監管制度以及醫療機構和集中處置企業的主體責任落實不到位等漏洞,將醫療廢物非法加工成日用塑料制品、兒童玩具、一次性使用衛生用品,甚至形成醫療廢物黑色產業鏈。醫療衛生機構產生的醫療廢物未經處理、管理不嚴或處置不當,不僅會對生態環境造成污染,甚至存在疾病傳染的風險,最終會對社會造成危害。
目前,醫療廢物回收處理問題已得到相關部門、醫療機構的進一步重視。在3·15晚會曝光后,相關部門迅速開展排查整治行動。3月28日,生態環境部召開例行新聞發布會,生態環境部固體廢物與化學品司司長邱啟文表示將加大醫療廢物管理力度,提升醫療廢物集中能力,并將醫療廢物處置情況納入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的范疇,壓實地方的政府責任。輿論認為,有關部門不僅要從監管層面建立并強化醫療廢物管理的長效機制,加強監管力度,大力打擊非法處置醫療廢物等行為,提高違法成本;還要從制度層面完善有關醫療廢物處置的法律法規,進一步規范醫療廢物的處理方式和方法,嚴格執行規范化管理。輿論期待,有關部門聯合整治,徹底切斷醫療廢物處理黑色產業鏈。
藥師掛證亂象再遭曝光
3月15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曝光了重慶市部分藥品零售企業執業藥師“掛證”、不憑處方銷售處方藥等問題,引發高度關注。據報道,重慶市南岸區彈子石新街“萬鑫藥房”在掛出“藥師不在崗”的牌子時,藥房工作人員仍向記者推銷血塞通片和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兩款處方藥。同樣的情況還出現在重慶健之佳連鎖健康藥房、唐氏藥房、和平藥房、萬和醫藥連鎖藥房、吉善堂大藥房等二十多家藥店里。有的藥店雖然掛出了該店的執業藥師證,但是藥師實際都不在崗。目前,“掛證”需求已催生的灰色產業鏈,聘證網、獵證網等網站也被陸續曝光。
3月19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關于開展藥品零售企業執業藥師“掛證”行為整治工作的通知》,通知稱,為嚴厲打擊執業藥師“掛證”行為,現決定在全國范圍內開展為期6個月的藥品零售企業執業藥師“掛證”行為整治。自5月1日起,各省級局將組織對行政區域內的藥品零售企業開展監督檢查,凡檢查發現藥品零售企業存在“掛證”執業藥師的,撤銷其《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認證證書》(GSP證書)。同時撤銷“掛證”執業藥師的《執業藥師注冊證》,并將“掛證”執業藥師納入信用管理“黑名單”,積極探索多部門聯合懲戒、共同打擊的長效機制。
3月20日,國家藥監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印發《執業藥師職業資格制度規定》和《執業藥師職業資格考試實施辦法》明確,提高執業藥師學歷準入門檻、建立執業藥師誠信記錄、明確對執業藥師及執業單位的懲處措施、加強執業藥師職業資格與藥學專業中級職稱掛鉤有效銜接的可操作性等。
輿論觀點:媒體肯定藥師“掛證”整治 并探討亂象成因及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