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松茂:福建人,圓臉,慣常帶一副黑框眼鏡。
斯文潮男的表象,往往會掩蓋核物理專業畢業生的強大邏輯。
“名鞋庫上線(S.CN)前半年,我們的工作就是紙上談兵。”名鞋庫CEO許松茂說,想清楚這種商業模式的戰略地圖和組織架構圖。企業的發展速度、成本結構、收益都被認為是基于此的最終結果。
但現實仍超過了他們的預期,“日單量從0到400單只用了3個月”,而最初他們計劃是“一年”。名鞋庫迄今的平均增長率保持在200%-300%之間。
2008年9月,名鞋庫正式上線,定位于鞋類outlets:賣品牌鞋的庫存貨。僅僅一年半的時間,其銷售已將近2個億,以名鞋庫200塊左右的客單量計算,其去年賣出了將近100萬雙鞋子。
從外貿鞋ODM到網上賣鞋
對自己的人生,許松茂早做了規劃:45歲左右退休,把現有的擔子交給其他人,“我自己去做一些不以賺錢為目的的事”。
1983年從廈門大學物理系畢業后,許松茂沒有順理成章地成為一名核物理方面的研究人員,而是做了外貿。其創辦的艾德集團在當地人的描述里,收購庫存內褲,“是廈門乃至全國外貿鞋ODM的龍頭企業”,其給全球78個品牌做代工,2010年合計出口的鞋子總量約為2000萬雙,營收在1億美元左右。
這塊生意已然順風順水,但2007年底許松茂卻覺得“外貿整體要遭遇瓶頸了”。而在轉向內貿的大趨勢中,他認為自己“可以做點什么”。
然而具體做什么呢?做了20年外貿鞋的許松茂決定還是鞋里淘金。但怎么做?這個問題在名鞋庫早期的核心團隊中間產生了分歧:依托艾德原有的ODM經驗,為什么不新創自己的品牌?許松茂卻有自己的理解:這個新創品牌何以跟晉江已有的品牌競爭?成本又有多大?事實上后期的調研也驗證了這一點:超過1000位受訪對象都表示,在名牌假貨和不知名的新品牌之間,他們更傾向于前者。
舉棋不定間,金融危機帶來了新思路。由于金融危機,加之諸多品牌備戰奧運會等因素,當年“市場上有4億雙鞋子的庫存”,僅一個地區的庫存量就有5萬件。這對品牌鞋的一級代理而言,壓力巨大:一雙鞋即使按200塊計算,5萬件就是1000萬的現金不能周轉。不僅如此,倘若這些代理商不參加品牌訂貨會,就極有可能被取消代理資格。
品牌商是有分銷這些存貨的需求的。名鞋庫上線不久就拿到了包括李寧等品牌的授權,迄今包括阿迪達斯、耐克、百麗旗下妙麗品牌、其樂、新百倫等在內的18個品牌都已對其進行授權。
“既然年輕人都想買品牌鞋,收購庫存勞保鞋軍靴溜冰鞋,為什么不能把這些庫存鞋低價銷售呢?”但許松茂的這一想法最初受到了普遍的質疑,他的很多朋友都說:這是一件吃力不討好的事情。首先名鞋庫實行的是買斷制,“把別人的庫存變成你的庫存,你會睡得著”?賣不出去怎么辦?
因為是庫存鞋,加之名鞋庫的大批量采購,所以其銷售價一上來就是六折以下。低價依然是王牌,“日單量從0到1200雙,幾乎是一條直線往上走”,截至目前其最高峰時的日銷售額達到110萬左右,也就是說日銷售量達到10000雙。
庫存鞋的生意能長久?
將信將疑間,名鞋庫開始試水。最初的2000萬啟動資金是艾德集團掏的,“如果這2000萬用光了名鞋庫還是沒有做起來,那就算了”。這也是許松茂給自己規定的底線。
迄今艾德對名鞋庫的投資已經追加到6000萬,“我們并沒有對外開放財務投資”。盡管從2008年開始陸續有VC/PE找上門。
名鞋庫把銷售平臺放到了網上,“因為這樣可以把銷售做到全國各地”,比如在廈門賣得不好的鞋子不見得在其他地方就賣不掉。但最初名鞋庫自己的網站讓投資人都覺得寒磣:其只花了3000萬人民幣做了一個很簡陋的主站。“只要是人流多的地方,都可以開店。”許松茂說,名鞋庫的定位是零售商而不是平臺。比如淘寶、拍拍甚至天涯社區都是其目標。
幾乎絕大多數新興B2C都選擇了這條路。因為“淘寶這樣的平臺已經吸引了90%的客流量”,深圳一個淘寶大賣家說。這一策略也降低了名鞋庫的推廣費用:每天大量的人在淘寶上搜索“阿迪達斯、耐克”等。等名鞋庫在買家心中建立起一定的品牌知名度后,再把這些流量導入其自有網站就相對容易了。
但在最初試水的3個月里,名鞋庫的日子并不好過。“到處都充斥著我們賣的是不是假貨的質疑。”名鞋庫CMO韓步勇回憶說,這些質疑的假設前提是:怎么可能有五折以下的耐克、阿迪達斯?這顛覆了國內消費者對其的價格認知。其回擊道:有誰會費心費力去做已經過季、對應SKU只有幾雙鞋的假貨?“我們一開始就對外宣稱名鞋庫賣的是庫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