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相連的京津冀,到處洋溢著春天的勃勃朝氣。四年的協同成長,三地在教誨、衛生、旅游等諸多方面沖破壁壘慢慢融合,正實現優質資源的“共享”,越來越多的百姓享受著“京津冀協同成長”所帶來的民生“紅利”。
在本年兩會上,代表委員紛紛建言,但愿京津冀在更多規模全面深入相助,把更多藍圖向實際推進,讓三地群眾體驗滿滿得到感。
均衡資源 補齊教誨短板
現場直擊:3月1日,北京市向陽區嘗試小學、北京市第八十中學等四所學校的雄安校區正式掛牌創立,標志著北京市教誨援助雄安新區首個項目啟動實行,北京市將每年保障1000萬元專項經費,讓這里的孩子享受到更好的資源。
連年來,京津冀還累計簽定了10余項教誨相助交換協議,組建了8個高校創新成長同盟,并創立了7個高校協同創新中心,首要聚焦京津冀協同成長中的重點規模、難點問題,開展協同研究和產學研協作。
殷福星委員。記者 胥文燕 攝
代表委員說:
殷福星委員(民進河北省委副主委、河北家產大學副校長):落實京津冀協同成長國度計謀要求三地財富協同成長、都市成果分工協作,三地高檔教誨協同成長的重要性愈發突顯。然而,河北省與北京市、天津市高檔教誨資源設置差異和不均衡成長的近況,從長遠看將阻礙該地區的高質量協同成長。
河北省應以雄安區域為中心構建和機關可一連成長的高端人才環境和高檔教誨資源,吸引國表里一流的師資和專家學者,在補充河北優質高教資源短板的同時,為京津冀地區經濟成長提供人才支撐。廢除束縛人才成長的體制機制障礙,